中華聯盟凝聚選秀共識:23日領隊會議先行討論(聯合報)

1999-02-14(記者李國彥/台北報導)

中華職棒聯盟代祕書長李文彬昨天表示,為凝聚各隊「共同選秀」共識,中華聯盟將在廿三日舉行領隊會議先行討論,並且徵詢各隊對如何實施的看法,如果與全國體總所擬的版本差距過大,不排除請體總舉行兩個職棒聯盟共同參與的公聽會,由各球隊領隊就實際經營者的角度提出建言。中華聯盟願意接受行政院體委會副主委黃文忠提出的「希望兩聯盟未來不要再任意放話,別把氣氛又搞壞」的呼籲,李文彬昨天表示,該聯盟未來最多將只針對那魯灣公司提出的疑問做回答,不再放狠話。李文彬對於那魯灣總經理陳進堂日前以「中華聯盟應該自己先有選秀制度」、「全國棒協目前重點應該放在打好九月亞洲賽,取得奧運參賽權」、「行政單位應該先把職棒賭害掃除乾淨」作為目前還不是辦理兩聯盟共同選秀時機的說法,發表個人看法。李文彬說,中華聯盟過去也曾辦過選秀,後來改以特考方式代替,均為球團領隊通過的「遊戲規則」,在單一聯盟內並無問題,但目前有兩個聯盟,所以有實施兩聯盟共同選秀的必要,他說:「遵守合理的遊戲規則,兩聯盟才能互蒙其利。」打著挽救棒運的旗號,全國體總的「兩個職棒聯盟舉辦共同選秀辦法」只能算是「半套」制度,仍難脫「就地分贓」之嫌,因為業餘球員並非職棒的資產,而是國家拿納稅人的錢培養出來的,體總鼓吹共同選秀,應同時制定職棒聯盟「使用者付費」的規範,無論未來擴編後的軍中球隊,或是四級棒球培育計畫,職棒都應該共同負擔經費,才算是完整的制度。兩個聯盟為了爭搶業餘球員無所不為,爭到最後,彷彿球員天生就是他們的禁臠,完全無視社會責任,將大筆金錢花在簽綁球員上,卻說他們經營職棒是在回饋社會。選秀制度實施的目的,是為避免球隊因為母企業的大小,造成各隊實力差距越拉越大,而依據每年季賽排名由後而前地依序遴選補強球員,是美、日等國職棒實行數十年經驗後接近完美的一項制度,絕對值得我們彷效,卻不能做為懶惰球隊「坐享其成」的藉口。選秀只是公平分配球員的手段,花錢培養才是產生更多好球員的唯一方法,簽約綁住球員不算是培養,拿錢贊助業餘棒壇、認養業餘隊建立長期建教合作關係,及聯盟各隊共同負擔軍中球隊訓練經費,才算是真正的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