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喜悅:為曼谷亞運成績喝采:(聯合報)

1998-12-23(社論)

當國內政壇還在為選後的人事佈局與權力傾軋而動盪不休,台灣參加第十三屆亞洲運動會代表團的選手已從曼谷凱旋,此次赴賽共為我國奪得十九面金牌、十七面銀牌和四十一面銅牌,遠遠超越了上屆廣島亞運七金十二銀二十四銅的表現,也締造了我國歷屆在亞運的最佳成績。當勝利的捷報一再傳來,國人除了分享選手們的榮耀與歡欣,也為這些在競技場上奮勇爭先的選手同聲喝采。這次我國代表隊在曼谷的傑出表現,打破長久以來體育積弱不振的印象,更一掃兩岸同台競技時我方總是技不如人的鬱悶,的確特別令人鼓舞。除了獎牌數目增加,這次在亞運中還有幾點特別值得一提的成果:第一,選手們在許多運動項目中獲得突破,例如在游泳、女子網球、空手道、撞球、武術等項目,都拿到了亞運賽的首面金牌,顯示國內的運動風氣不斷趨向多元與專業。第二,新人輩出,多位首次當選國手的青年好手表現亮眼。例如為我國拿到首面游泳金牌的蔡淑敏,是年僅十七歲的高中學生;拿到撞球冠軍的楊清順,被稱為「撞球神童」:參與男子軟式網球賽的郭旭東、方同賢,在出賽之前,網壇前輩還擔心他們經驗不足,結果一舉摘下金牌:男子排球的劉昱毅和林顯丞也是初次入選為國手的高中生,在賽事中替補上場後,反而更能放手一搏而激勵隊友士氣。第三,在多項比賽中克服了既往國家代表隊常會存有的「怯戰」情結,例如男排打敗勁敵日本,跆拳道擊敗南韓強手,顯示選手們不斷自我超越,排除了心理障礙。然而,面對十九面金牌的佳績,各界也不是完全沒有檢討與不滿的聲音。其中最主要的質疑是:這次我國拿到金牌,多半集中在休閒性運動項目,諸如保齡球、撞球、軟網等,被列為正式奧運比賽的主流項目寥寥無幾;尤其早年我國選手最出色的田徑全能項目,如今似乎後繼無力,像紀政、楊傳廣、李福恩等超級選手已不復見。許多人擔心,這股「非主流」的休閒化運動掛帥的潮流,會不會使我國運動走向「捨本逐末」式的發展,只重視「技」的磨練,而輕忽「能」的發展。這樣的憂心固然不無道理,但也有正反兩種角度可探討,從社會變遷角度看,運動發展內容的休閒化與趣味化,其實正是國民生活形態隨著經濟富裕自然而然的發展結果,也更反映台灣社會的真實體質與生活節奏。如果一味將體育運動的提升,狹隘地局限在田徑競技等傳統項目上,強求青少年回到早年那種刻苦環境下反覆苛刻求進、機械式提升速度與體能的鍛鍊方式,的確很難吸引年輕選手的興趣,也有點不切實際。田徑人才的凋零,或許不能完全歸諸於人們失去了刻苦鍛鍊的意志;影響更大的,其實是人們逐漸失去了與大地互動的空間和環境,年輕一代連起碼的體能訓練的基礎條件也十分欠缺。在快速的工業化與都市化發展下,台灣各地都是空地難求;又由於升學壓力和價值觀的改變,青少年體能發展在教育過程中也沒有受到鼓勵。在這種限制下,要如何推展普遍的體育興趣和培養人才?相形之下,空間所費不多的彈子房和保齡球館興起,反而提供民眾另一種便利的運動選擇。而且,這類運動技藝的提升取決於勤練者多,取決於體格和體能者少,是更適合於國人發展的項目。從現實環境限制的角度來考量,得到這些休閒獎項金牌,同樣凸顯了對個人技能的挑戰和為國爭光的榮耀。再換一個角度而言,今天國內雖然已不再出現早年那樣舉國矚目的特定明星國手個人演出的盛況,但各個不同的專業項目,卻都各有其特定的支持者與投入者。這種既多元、又專業的發展趨勢,是多年來民間力量自發凝聚的結果,值得期待。選手在運動場上的傑出表現牽動國民全體的奮起情緒,有時固然是一件美事;但將民族的榮辱或球迷的認同過度投射到個別明星選手身上,很可能陷入一種崇拜迷思,成就了閃亮的運動巨星,卻錯失了全民運動健身的目標。這次表現極度令人失望的棒球代表隊,就是一個例子。我國棒球運動發展從少棒、青棒、成棒到職棒,扎根過程其實相當漫長;這次代表隊還特別網羅了職棒選手參加以增強陣容,格外令人期望。但這支賽前被譽為「夢幻組合」的隊伍演出卻大為走樣,最後僅靠賽程的特殊安排僥倖拿到銅牌,許多球迷嚴厲指責該隊沒有資格領取教育部頒贈的百萬元銅牌獎金。棒球隊的表現,反映了職業運動如何在過度商業化及賭博侵擾下逐步走向墮落。對照我國這次在亞運賽場上初嶄露頭角的少年英雄清新、無畏的面孔,這群在職棒場上領取詗薪、受盡歡呼的明星人物,完全令人感受不到力拼不懈的運動員精神,成為可嘆的負面教材。運動場上不可能有倖致的勝利,這次我國選手獲得的七十餘面獎牌,都是選手們苦練與奮戰得到的成果。彰化的精誠中學沒有游泳池和網球場,卻造就出為我國拿到第一面亞運游泳金牌的國手,和一位銀牌的國家網球教練,顯示運動愛好者在貧乏的環境中自我創造與追求卓越的故事尚未從台灣絕跡。過去,傳統運動的終極追求是「更快,更高,更遠」;而對於在休閒運動領域有更多發展可能的台灣選手而言,我們還要祝福他們繼續追求:更準,更強,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