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12-06(本報訊)
郭展義說,韓國棒球隊贏得尼加拉瓜國際比賽冠軍,不是偶然的,他們盡力而為,止於至善,是韓國體育能出人頭地的基本原因。從中韓發展體育的作法比較,郭展義認為,很顯然的,我們的決心不夠,作法不夠積極。他又舉一例,今年我國高爾夫贏得韓國高爾夫比賽的勝利,大韓體育會就寄了一份資料調查表到中華體協,詢問中華民國高爾夫發展的各種作法,連中學生是否也打高爾夫這一類的問題都包括在問卷內。可知韓國人重視「知彼」的程度。徐鴻進與郭展義在韓國期間,正好碰上韓國輕中量級職業拳手洪秀煥在國外比賽韓國電視現場轉播,漢城街道上寂靜無人,都在看拳擊賽。洪秀煥在第二回合被對手擊倒四次,爬起來衝過去再打,第三回合終把對手擊倒,贏得世界輕中量級拳王榮銜。韓國報紙稱洪秀煥為「不死的鳥」,描寫這場拳賽第二回合說,全國上下都不忍心看洪秀煥被人擊倒,國人為他哭泣。第三回合他獲勝後,韓國報紙評論說,他鼓舞了韓國人的戰鬥精神。郭展義說,韓國人能培養出這種鬥志堅強的運動員,我們為何不能?他們看了韓國人重視體育以及韓國的各種積極作法,最大的感想是決心,如果中華民國上下有決心辦好體育,我們的體育發展當不只是目前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