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的休止符:(聯合報)

1998-09-23(戴錫欽/國會助理(台北市))

同一天,美國職棒和中華職棒的連續出賽紀錄都劃上休止符,雖然雙方規則中對「出賽」的定義鬆緊有別,但都無損於球迷對締造紀錄者之尊敬與崇拜;可惜的是,兩個聯盟紀錄終止的方式卻有天壤之別,也使兩地職業運動從事人員水平高下立判。在美國職棒,隸屬巴爾的摩金鶯隊的鐵人瑞普肯早享有盛名,他的每次出場都像徵著連續出賽紀錄的新猷,十六年來,他風雨無阻地打了二六三二場比賽,在九月廿日,他主動向教練團要求退出先發陣容,讓賢給新秀,驕傲地建立起屬於他自己的「瑞普肯障礙」。在台灣,統一隊的陳政賢同樣在締造連續出賽的新里程碑,儘管場數不如瑞普肯,規則也較寬鬆,但能保有屬於自己的紀錄,仍舊是運動員精神的最佳詮釋。無奈,此一紀錄竟因選手和教練間的溝通不良,以及教練團對規則的輕忽而劃上休止符。「紀錄」的意義在於它代表著運動員精神的完美發揮,以及記載著運動員努力的過程,它雖非、永恆,卻價值崇高.即使有一天紀錄被翻新了,所有曾奮鬥過的點滴,也將隨著後輩的不斷超越而廣為傳頌,這不正是所有體育競賽對觀眾的致命吸引力嗎?若不是紀錄的致命吸引力,全球運動迷的神經又怎會在麥奎爾或索沙的每次揮棒時,達到最緊繃又充滿期待的興奮狀態呢?